近日,记者走进桃溪镇新礤村,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,帽村溪像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而过。昔日脏乱的河道、泛黄的溪水经过治理,如今已是碧波冉冉,在鱼鳞坝引流至下游,形成美观的网红阶梯小瀑布。
据新礤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宝介绍,帽村溪的治理使河岸“颜值”和水土保持能力直线提升,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,并积极发展漂流、茶旅融合旅游项目,进一步带动了乡村旅游,促进村民增收。
王新宝说,“通过水土流失治理,旁边水土也不会流失了,同时?;ち宋颐前渡系牧柑锊换岜怀宓?。项目实施以后,结合茶旅融合,吸引了很多周边的游客到这边来玩水、看风景,治理的成效很好?!?/b>
帽村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武平县推进水土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武平县立足“生态立县”长远发展战略,着力打好水土保持“组合拳”。科学确定目标,先后制定《武平县水土保持规划(2021-2035)》《武平县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,对水土流失区实行差别化防控,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治理模式;创新治理模式,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,形成小流域治理与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相融合、矿业开发与生态修复相协调的治理模式,以及茶园、林地和崩岗等为主的有效创新治理模式;探索多元投入,建立“政策引导+企业投资+社会融入”发展机制,通过用地审批、金融支持、以奖代补等政策扶持,实现多元化保障。同时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绿色产业,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。2023年武平县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4.99%,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。
“武平县将坚定不移实施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坚持工程措施、生物措施、耕作措施相结合,推动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;倡导绿色产业发展模式,鼓励和引导农民科学发展林下经济,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发展旅游业;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,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交易,持续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?!?/b>县水利局水土保持中心副主任刘玺说道。